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> 80 第 80 章

80 第 80 章

80 第 80 章 (第1/2页)

燕承诏率南巡水师由太仓州出海,继续南下,蔺所贵、倭寇目等人南镇抚司秘密押往京都,继续审讯。
  
  转眼到了夏末,顺着最后一股海上南风,出海行商的货船长途跋涉,从暹罗、佛郎机、苏禄等地满载而归,返航大庆。
  
  冬春时候,们自大庆各码出发,船上装载茶纸糖瓷丝——江南茶叶,顺昌纸张,湖广糖霜,景德窑瓷,湖州丝,苏杭绸……到了东西洋各国后,售卖出去,一倍资可换数十倍利。
  
  返航时,又从当地购入苏木、檀香、冰片、燕窝等高级香料与药材,番镜、铜鼓、白琉璃盏等工艺品和各类珍稀宝石,正所谓是“棕卖夷邦竹,檀烧异域香,燕窝如雪白,蜂蜡胜花黄”。
  
  这些货物在大庆内又可获十数利。
  
  一来一往,冬春换夏秋,海商们不惧风浪水寇,前往异域经商,为的就是博这以一换百的利润。
  
  彼时,太仓州码外已经建好了督饷馆,馆内派官吏督守,船只入港停泊后,依次经由督饷馆点查,核算税例后,才可卸货上岸。
  
  一始,每日不过只商船停靠在太仓州码,裴秉元望着茫茫空寂的海面,眉微皱,心里有些担忧——这个码可是太仓州老百姓一砖一石修复好的,若是船停靠,恐怕没办法向百姓们交代。
  
  裴少淮则乐观得,宽慰父亲道:“近日入港的商船,船舱内大半是空的,一看就是船,们率先一步探路靠岸……不出半月,后面的船队就紧随而来了。”
  
  太仓州刚灭了倭寇水贼,商船不必畏惧贼寇拦截。又白纸黑字公布了税例策,抽分公允,加位置独特,往西有扬子江,往北有京杭运河……诸加持下,商船船队岂有不来停靠理?
  
  果真如裴少淮所料,不到十日,一张张栀帆渐渐从海平线上显露,一批批的商船扬帆归来,临近太仓州后收起风帆,缓缓游弋,逐一入港停泊。
  
  港内停满后,仍有船只源源不断而来,们在港外游弋等候位置。
  
  太仓州码热闹了起来。
  
  督饷馆点验船只,税例分为水饷、陆饷和加增饷三类,水饷以商船大小计算,陆饷以货物寡、价值几何来计算,加增饷则是针对船上只带回了银钱的。
  
  督饷馆归朝廷户部辖管,税例由此流入国库。
  
  镇海卫新上任的朱指挥特地派兵协助州衙,或海上巡逻,或看守码,以免人生乱、蟊贼侵扰。
  
  ……
  
  裴秉元这段时日忙得脚不沾地,原来码兴荣起来,有这么事需要操心筹备——
  
  先是商铺的租赁。码外的空地上,一排排一栋栋的铺面已经建好,码船流如此大,当即吸引来一批坐贾前来租赁、购买铺面。
  
  而后是百姓务工。秋收未至,正值农闲,船商们需要劳工,百姓则想挣一份工钱,两一拍即合,太仓州乃至周边各州县的老百姓,纷纷前来码务工挣钱。
  
  诸如此类。
  
  大事小事,裴秉元带着诸位衙官,一一商议解决。
  
  太仓州内欣欣向荣。
  
  林氏没有闲着,太仓州码好些地方、铺子是裴家的,最近正忙着把生意操持起来。
  
  看到来来往往的商船,不免动心要去淘些好物件,同裴秉元说道:“可不止是要考虑竹丫的嫁妆,淮儿、津儿年岁不小了,出了秋闱、春闱,该考虑俩的婚事了……两个小子的聘礼不是小事,现下不准备,到了明年后年就晚了。”
  
  “嗯嗯。”裴秉元满眼困意,喃喃道,“辛苦夫人了……”音渐渐变小,再一看,竟已经阖眼困觉。
  
  林氏觉得好笑又心疼,官人一心扑在当官上,对于家业细软似乎没有甚么概念。
  
  计量着,三个孩子的婚事,确实需要拿出不少产业家私。景川伯爵府今时不同往日,两个小子要娶亲,要拿出伯爵府应有的诚意来,不能功名上去了,反是聘礼落下了。
  
  虽忙碌,但林氏乐在其中。
  
  ……
  
  太仓船厂里,已有五条船坞清理出来,可以同时修造五条船只。
  
  裴少淮经由父亲同意后,让王匠把造好的船只停泊于码外,十分显眼,不少往来船商都注意到了。
  
  识货的船主一眼就能看出来,这艘船的制造技艺十分不俗,略一打,便知晓了太仓州还有个造船厂。
  
  出海的商船每岁一检修,费用不低,择远不如就近,不少商船选择到太仓造船厂修葺大船。
  
  造船厂内,老少工匠十分勤恳积极。有了这一份额外的活儿,造船厂足以自己养活自己,工匠每月可足额领取月例,场地规模会越扩越大,太仓造船厂算是彻底盘活了。
  
  ……
  
  岁末,朝中六部九卿、大庆南北各地上报一年功绩。
  
  裴秉元表现十分亮眼——太仓州百姓安居乐业,南直隶苏州府为其奏报治民功;镇压当地水贼豪武,守一方安宁,船厂可造战船,兵部尚书为其请功;修建码,制定海关税例,丰盈国库,户部尚书为其请功。
  
  如此功绩本应提前升品升官,然吏部、工部两位尚书携朝中言官,纷纷奏报反对。
  
  缘由是裴秉元是贡监出身,五品官职已是荣极,若是频频赏赐不设限制,难免动摇大庆科考选才的根本。加裴秉元刚上任两年,尚未到三年考满期,年年受赏不合礼制。
  
  兵部尚书张令义早朝时铿锵驳道:“管子曰‘凡先王治国器三……号令,斧钺,犒赏’,有功受禄,贤受用,此乃常事,岂可拘于身份而减其赏?武官以军功受赏,官以治绩受赏,若事事论资排辈,大庆何来大将?何来能臣?……如此才真真是动了大庆选才的根本。”
  
  最后道:“禀圣上,臣以为理应按例为裴知州论赏。”
  
  礼部尚书徐大人身为伯爵府亲家,避嫌不好言。
  
  朝上,两方僵持不下,各执己见,圣上出制止,言道下朝再论。
  
  彼时,燕承诏已经南巡归来,觐见圣上复命。
  
  御书房内,完燕承诏禀报,圣上很是满意,言道:“承诏,你南巡有功,朕许你功过抵,不降爵位。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