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香祖 > 第235章 竹步国事了

第235章 竹步国事了

第235章 竹步国事了 (第1/2页)

第二日,竹步国内,王都中。
  
  李柃再次来到池师傅家中,这一次,他并没有惊动其他人,只是自己单独到访。
  
  池师傅正在收拾行装,见李柃出现,大为惊讶:“仙师怎么又来了?”
  
  “池师傅,你这是准备去往南边赴任?”李柃问道。
  
  “商行的种植园设立在南边的南离岛上,蒙仙师提点,许小老儿以名位,小老儿自是要赶紧动身,去那里好生当差,不然耽搁今年夏天,无来由的就少了一年选育选种的机会了。”
  
  池师傅年纪大一把了,仍然干劲十足,充满打工人的精神说道。
  
  李柃客气道:“这数百里的舟车劳顿,可得保重自己。”
  
  “呵呵,小老儿身子骨硬朗得很,起码能干到九十岁,仙师不必为我担心。”
  
  池师傅一边说着,一边用力把一大捆衣裳鞋袜之类的杂物扎紧,进而连同些许瓶瓶罐罐,铜制甗甑之类也一起带上。
  
  李柃随意看了看他正在拆解打包,准备找箱子装起来的东西,是一种蒸馏器,分为上下两层,配以铜盖,看起来倒跟一个双层蒸锅似的。
  
  凡人在劳动实践之中总结出了不少东西,这些大抵都是修士难以涉及的。
  
  不同的蒸馏器,效率也是不同的,就李柃所见,这种东西的效率应该不错,乃是经过多次改良之后,方才成为这种形状。
  
  这也称得上是凡人之巧了。
  
  不过修士拥有法力,根本无需凭借这些器具就能自行炼制,所注重的巧妙并不在此处。
  
  拥有法力实在太方便了,法力一转,花瓣之中的精油立刻分离出来,比起什么数蒸数榨的工艺高明到不知哪里去。
  
  它甚至可以取代离心机的作用,也能替代溶媒置换。
  
  不但方便,而且精准,有效。
  
  难怪工艺水平远远超过凡人。
  
  再得数十上百年精研考究,自身造诣水准就提升上去了。
  
  所以,哪怕修仙界一直都不注重科学技术,许多东西仍然得以传承,因为一名修士自身就是一个文明,数千年的生命,即便敝帚自珍,流入内卷,也仍然会有深厚的底蕴。
  
  李柃略作沉吟,也没有跟他说自己改良酴醾香的事情,反是把另外一种香方拿了出来。
  
  “池师傅,我赠你一方,你到南离岛上之后或可自行炼制,看看能不能依仿着做出来。”
  
  “这是……信灵香?”池师傅打开李柃所给的方子,面露讶色。
  
  时移世易,曾经陆上渚元国欲求而不得的信灵香香方,就这么给李柃流传出去了。
  
  “不错,这是一种修士也能够用的灵香方子,价值如何,不言而喻。
  
  有兴趣的话,找你们东家借贷开坊,可保你家数世富贵。
  
  你也不必担心怀璧其罪,因为常人就算得到了这种方子,他也炼制不出来,就算炼制,也仍需要通过你等这样的手艺人来动手。
  
  倘若处理好的话,些许麻烦是可以避免的,再得用心经营,你们池家后人当中未必不能出个修士。”
  
  北海之地,金钱大道繁盛,各种灵丹妙药都可以花钱买,筑基丹更常常被使用。
  
  如若池家出了个拥有灵根资质的后人……
  
  李柃也不介意照应一下。
  
  “这,这太贵重了!”池师傅自然也明白,这小小一张方子蕴含着多么巨大的价值。
  
  “区区小事,不必在意。”李柃的格局已经不在这种小事,而是在道途,在生态。
  
  不过池师傅生活在凡世间,身边许多人,格局就是一张方子重万金。
  
  他还是吩咐池师傅要好生保管好此物,不要给外人知晓,哪怕子女后人,也守口如瓶,只挑选合格可靠的人传下。
  
  再安排周成等人照应一番,切实让这边也兴起一方香道势力。
  
  此举既是为了报偿池师傅赠予他香方,习得酴醾香的因果,也是为了播撒香道种子,培养香道势力,算是一举多得。
  
  李柃发现这个世界的香道还是太过薄弱了一些,民间多的是像池师傅这样的手艺人,只可惜都是些凡人。
  
  看来,到时候要让尚玉仙帮忙搜罗一下民间消息,继而广为传道,让更多的香道势力兴旺起来。
  
  “说到这个,也不知道金钱会那边筹备得如何了,金钱会同样得到了我的香方,按理说来,是要大批生产,把此物作为全新修炼资粮的。
  
  按照金钱大道的习性,但凡有个丁点儿功效,他们就能吹到天上去,好像缺了信灵香就不得修炼,而有信灵香,就能筑基结丹,长生不朽似的……”
  
  按照李柃的猜想,如今还没有什么动静,大概是还没有摸透。
  
  不过,按理说来,也应该快了。
  
  一两年不行,两三年,三五年。
  
  迟早能够把香坊那一套建立起来,投产运转。
  
  做完这件事情,李柃便离开了此间,去往当地的坊市探访其他东西。
  
  他所注重的是香料市场,还有当地各种与香道相关的特产。
  
  这个时候,李柃才发现,《万国风物志》当中的有些记载已经过时。
  
  这本书并非一两人编撰,而是综合许多修士游历笔记整理而成。
  
  大家都是按照固定的格式,如同做八股文一般,把自己的见闻和阅历写入其中,然后按照不同的类目编修发行。
  
  这算得上是较为先进的共享模式,集体创作。
  
  缺陷则是缺乏了统一的组织和权威机构主持编修,难免良莠不齐。
  
  而且风土人情这种东西是会变的,当时某人来到某个海岛的时候,见着当地民风开放,就以为当地开放,结果几百年后再有别人去看,可能又变得保守之极。
  
  同样也有许多东西,古今名义不同,或者同样的品种,名目,气候环境稍变,功效大打折扣。
  
  这些考究起来就困难多了,也实在没有办法保持随时更新。
  
  除非建立起自己的势力,通过大量派遣人员外出采风,汇总这些。
  
  修士们当然拥有神通法术,可以运用到这方面,但无论是占卜算卦,推演天机,还是以类似梦境的手段侦查人心,都得花费不少时间跟精力。
  
  这也同样只能专注于某一区域,无法做到全知天下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